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动态美

阅读:142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4/15 20:34:22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开放、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对文本进行弹性预设的同时追求课堂上的有效生成,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

  一、开放性问题的设置

  课堂上,教师要利用文本信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开放性问题,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回答。这样,一旦学生富有个性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都被调动起来,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就呼之欲出了。

  例如,教学《项链》时,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玛蒂尔德值不值得同情?”开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不值得同情。后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有了新的发现:“她发现项链丢失后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责任,在她身上体现了诚实的美德。另外,十年中她拼命赚钱还债,也体现了她勤劳的美德。因此,玛蒂尔德应该值得同情。”课堂上,有的同学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现象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就结合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感受小说人物的悲喜中提高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体验性学习的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各种学习体验活动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体验学习,促使其强化积极的心理体验,并通过主体的思辨与参悟,最后形成或重构自我的精神世界。

  例如,教学《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史铁生母亲那毫不张扬的母爱,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母亲为儿子默默地付出,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个细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此基础上,我还把教学内容这样引向学生的生活:“生活中,我们的母亲也默默地呵护着我们。关于母亲,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情景?你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课堂上,很多学生动情地宣泄了自己心中的情感,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真挚感人的故事,他们的个性化情感更是很好地内化为了价值观。

由此可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教学回归生活,不仅可以推动课堂资源的生成,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可以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完善。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只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很少有发问的权利和机会。这样的教学,无疑会削弱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习惯,影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把提问权交给学生,使教学过程中的单向交往变成双向交往或多向交往,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成的活力。

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笔者让学生找出文中最令自己震动的地方并说明理由。学生大多对刘兰芝的多才多艺、美丽善良、勤劳果决、知书达理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深有感触,对焦仲卿、焦母、刘兄的做法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叙述中还饱含了个人强烈的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问:“大家从文中读出了哪些疑问?”经过思考,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刘兰芝这么好,为什么还会遭焦母遣归呢”“刘兰芝对爱情很忠贞,可她为什么后来还是允婚了呢?这会不会影响刘兰芝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等。

由此可见,学生提出的凝聚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问题,不仅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新资源,补充课堂教学的内容,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还可以成为教学的亮点,丰富并升华课堂教学。

四、延伸挖掘课文的价值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思考和挖掘课文中值得延伸的信息,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具体地讲,就是教师要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给学生发展的空间,指导他们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分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品味。

例如,讲完《胡同文化》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文化。这样,学生就自然会想到“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穿文化”等。这样一延伸,就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总之,语文课上教师必须重视语文学科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从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善于捕捉“意外”

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按教学设计落实预设的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还必须根据课堂动态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以民主开放的心态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中,对预设作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例如,教学《拿来主义》第一部分,学生体会“送去主义”和“听凭送来”的危害后,我正想亮出观点“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时,忽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在这里不想讨论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与‘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这两句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它们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一问题我备课时没有想过,但对这两个句子的理解却对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及课文的语言特色很有帮助。当时,我灵机一动,说:“你能从不同语段中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很好。但是,怎样理解这两个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感情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语句解答。”结果,学生从时代背景、文章布局、语言特色、感情倾向等角度思考后,谈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由此可见,即时生成的问题虽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但生成的问题经过教师灵活处理后却可以变成课堂教学的新资源,使课堂教学显示出动态的美。

来源:《语文报·教师版》 

     来源:网络|http://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