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对话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姿态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三种姿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善于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做一名舵手,准确导航。
【关键词】对话教学;教师姿态;教学效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推进,“对话式”教学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那么,作为课堂对话角色之一的教师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姿态呢?
我想起崔永元、白岩松、朱军、鲁豫等对话节目主持人,他们不仅有庄重可亲的外表,落落大方的举止,也有生动有趣的“串词”或者让人感觉贴心的“家常话”,更有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他们往往能在瞬间激发对话者的表达欲,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他们与人交流的姿态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我们教师是否也可以如此呢?
李镇西老师曾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勾画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图景:教育之第三种形态“共享式”对话情境教学——“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分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
这向我们传达出了一个信息:课堂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以为教师在课堂对话教学中应该保持以下三种姿态:
一、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
“走下去”这种姿态摆明了就是要与学生沟通,它不仅可以缩短空间距离,更重要的是缩短心理距离。它表达了一种理念:民主与平等。教师就是几十个学生中的一员,是一个“大”学生,是一个“参与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合作伙伴。“走下去”表现出的是教师思想的彻底改变,教师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不再板起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师道尊严”的面孔,而是“微笑天使”,不断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环境。“走下去”不只是一个动作,它更是一种姿态,它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而且还指教师的衣着、动作、神态等身体语言。试想:教师衣着得体,面带微笑坐在或行走在学生身边,时而颔首,时而蹙眉,时而拍拍学生肩膀,时而指点着学生的书本;而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谈对文本的理解,或者指出老师的某个失误,或者对文本的某方面提出异议。这该是怎样一幅和谐的画面啊!
只有这样,对话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师生关系。这一层面上的对话,已经不再仅限于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是主要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引起因不受束缚而带来的愉悦,才能培养出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个性的学生。这种人格的自由、平等带来的个性解放,必将带来学生创造能力的巨大发挥。
二、善于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
课堂上,当你将话语的权力给了学生后,你是否让学生真正敞开了心扉,因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否也如对话节目的优秀主持人一样侧耳为学生听呢?教师保持倾听的姿态尤为重要,它是实现真正的课堂对话的关键,也是提高对话效率的前提,更是激发创新的契机。
倾听是课堂对话中师生的必然选择,它表达出一个关键词:尊重。学生已听了很多年,习惯了。曾经,不得不听;现在,他们学会了倾听。但教师不同,因为过去都是自己说了算,所以现在必须得放下架子,训练自己善于倾听。其实,教师和学生同样都只是文本中众多读者中的一员,对文本的见解并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学生众多的感悟体会前,教师作为课堂对话的学长,应学会等待,学会专注,学会倾听,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自己的伙伴(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潜心会文、尽情探讨。这正如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思·范梅南所说:“一个真正的发言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能听懂我们日常听觉范围以外的深层含义,能倾听世间万物对我们说的话。”
善于倾听还要容忍“不同的声音”。伏尔泰说得最形象:“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要捍卫你讲话的权利。”对话式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它需要异见、问题和干扰的出现。教学时,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侧耳倾听”,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出合适的应答,尤其是来自学生的那些有质量的提问和有特殊价值的“唱反调”,这些往往是不可多得的生成性资源,如果教师能敏锐觉察,进行信息“重组”,并迅速决断,把它作为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则会使教学形成新的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造局面,从而获得意想不到教学效果。反之,就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教师死抱住一个计划,‘以不变应万变’,那么他是什么也做不好的。”
作为对话教学中的“参与者”,我们必须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方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做一名舵手,准确导航
教师在民主、平等、尊重的对话过程中应有舵手的姿态,准确导航,而不是退居二线,放任学生自流,要适当调控来自各方的意见,使对话更深入且不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能紧扣文本创设情景,提供话题并适时点拨。
首先,教师在课堂对话的全过程中都要有创设情景的意识。当然,开头的情景创设最重要。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好的开头讲究有情、有趣、有疑。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启动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兴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这样就为师生之间的对话创设了条件。有了这样的开头,课堂对话中动态生成的情景创设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紧扣文本提供话题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紧扣文本提供话题要求教师务必寻求到牵一发动全身的突破口,这样便可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引发学生兴趣,从而迅速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因此设计话题要有针对性,能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能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要有趣味性,能使学生“欲罢不能”;要有普适性,能让个性差异的学生都有参与的兴趣与收获。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提供这种“提纲挈领”的话题是能指挥“千军万马”的。
第三,适时点拨,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导航作用首先就体现在纠正学生对文本的“误读”上。学生对文本的“误读”是由于学生的文化积淀与文本之间出现较大落差,二者无法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对话而产生的。只要教师合理引导,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大旗下对学生“误读”的默许,甚至鼓励。教师的导航作用还体现在为偏离“语文”的主体活动纠偏,使语文教学始终围绕“语文”学习的中心,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旁逸、泛化到其他的内容。只有通过教师适时点拨的导航,才能使学生在解开疑团的基础上,切实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使学习进一步深入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变“苦”为“乐”,增强知识的吸引力,使得学生想学、乐学、勤学,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对话的实效性。
总之,在课堂对话教学中,教师保持这三种姿态必将创造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每天都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感受、新的体验。这样的课堂不是满堂灌、满堂问,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在教与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创造的奇迹。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求知欲,我们的教育也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阿基姆博尔教授认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教师。我想,首先就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姿态改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