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对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的思考

阅读:195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4/15 20:23:20
  按照新课标的设置要求,语文课每周只有四课时,授课时间比以往大大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做到减负增效,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做到“长文短教”。

 “长文”主要是指篇幅长、容量大的课文。如何才能做到“长文短教”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整体感、大局观。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大胆取舍。

一篇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形成的能力也有很多,但我们要明白,这些问题不可能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全部得到解决。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单一教学目标。要把制定出来的几个教学目标放在一起比照一下,然后审时度势,抓住最适合学生完成的目标去探究,大胆舍弃其余。

例如,《祝福》是一篇很长的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有很多,如祥林嫂、鲁四老爷的性格,环境描写的作用,祥林嫂死亡的原因以及小说的故事情节等,如果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则需要一周的课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需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问题来解决就可以了。苏教版教材将《祝福》一课编排在“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中,要求欣赏的是“小说的情节美、环境美”。因此,我们只要根据教材的要求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就可以了。

2.整体规划,互为补充。

回想我们以前在课时多的情况下进行的课文讲授,无非是把同一任务进行多次重复。如鉴赏人物的语言特色,我们总是在若干篇课文中不断地重复这一工作。如今课时减少,我们就不能无限制地重复了,而是要整体规划,互相补充,切实做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一般说来,每一套教材的编排都有它的整体性、计划性,单元教学目标不可能机械地重复,我们必须吃透教材,不做重复工作。教学《祝福》可以探究人物性格,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也可以探究人物性格,但为了节省课时,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在具体操作中就要避开相同的探究点。因此,我们要全面研究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3.课后延伸,弥补课内。

一篇课文需要探究的点有很多,完成了重点预设的教学目标后,还仅仅是达到了对课文的初步了解。要想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还需大量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向课外延伸。但这种延伸不是无限制、无计划的,总体说来有两种情况需要延伸:一是课前预设的延伸,一是课堂随机生成的延伸。课前预设的延伸,一般是指那些在整体规划之内的重复性的任务。例如学习小说,就需要了解人物性格。一学期内有几篇小说的人物性格需要在课内探究,有几篇小说的人物性格需要在课外延伸探究,这些都应是课前预设好了的。而另一种课堂随机生成的延伸,则是建立在学生阅读兴趣基础上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生成问题,就必然有强大的动力到课下去解决问题,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就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过程。

长文短教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地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由原来的两课时压缩为一课时,而是需要我们在充分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去认真完成的。

其次,要做到深文浅教。

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有些课文对高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可能难在情感,可能难在意境,也可能难在语言。因此,对于这类课文,首先应要求学生多读多思,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此外,教授课文时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1.寻准切入点。

成功的处理教材的方式,往往意味着成功的教学效果;而这种效果的达成,往往是因为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切入点”应该是文章最关键的某个点,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看似没有探究价值,一细想则有深究的必要。选准这样的点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辅之以质疑、解疑的教学方式,由此让学生领悟全篇,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深文浅教的一种策略。

2.创设情境巧过渡。

一篇课文,学生理解不了,原因可能是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有距离,不能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在讲授这类课文时要运用各种手段,创设一种情境,架起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这样,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作者的情感,就相当于减小了理解的坡度。当然,这种情境的创设要有合适的条件,并不是任何课文都适合这样做。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散文,表达的是余光中先生对大陆几十年的感情,意境和情感都很有深度,加之这篇课文较长,学生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理解的。我们不妨把这种情感过渡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设想自己离家很长时间后思念亲人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有了这种感情做基础,再去理解《听听那冷雨》的意境之美,就不难了。

3.巧设问题,化繁为简。

问题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选准目标,突出重点,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研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达成目标。无论怎么说,教师的作用,是担当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思维往哪方面去,课堂目标往哪方面去,都是教师在发挥作用。如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学生如果提前预习过,对其主题思想有了大致的把握,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将教学目标指向细节描写的作用上去,也可以指向对文章主题意蕴的发掘上去,设计的问题可以涉及各种描写手段、作者的评论语句、题目的作用等等。

4.情感体验要充分。

对于有深度的文章,我们要毫不吝惜地花时间去指导学生体验和感受,如果他们体验不透,则相当于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我们要充分运用比喻、类比等手段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以提示,并积极调动学生整体的力量进行互相补充,来完成情感的体验。

《拿来主义》是一篇较短的文章,作者在文中阐述的对外来文化的态度,高一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里面一些含意丰富的句子,学生也较难理解,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慢慢体会。因为每个学生对吸取外来文化所持的态度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必须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借助一部分学生的理解来让其他学生体会作品表达的观点。

另外,课前预习也很重要。

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善于激趣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课下完成好预习任务。像字音、字形等语文基础知识,要在课外由学生自行解决;课文的基本内容,如小说的情节、人物,散文、诗歌的主要意蕴,学生在课前也应有大致的了解。如果学生完成不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要想在一定时间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是十分困难的。如《阿Q正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等课文,篇幅较长,阅读一遍就需要1020分钟;再如《滕王阁序》《报任安书》等文章,非常难,学生仅是理解课文的字词内容就很困难,即使粗略疏通一遍,至少也得半节课的时间。

总之,要做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最根本的还是教师本身对课文要有充分的理解,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只有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在教学时驾轻就熟,深入浅出。那些靠“文化快餐”的形式得来的对文章的理解是不足以驾驭课堂的。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魏华中 

     来源:网络|http://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