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综考试已经结束,四川省特级教师、宜宾市教科所罗安琪认为,今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历史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本着“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突出了学科意识、学科思维和人文素养的考查。试题较好地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做到了平稳过渡,稳中求新。
稳中求变,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中对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要求
1.试卷结构稳中求变
2013年的四川卷历史试题以独立成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试卷的编排与设计上,沿袭了往年图文并茂,生动鲜活的版面。卷面清新,可读性强。题型仍然是传统的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体现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分卷不分时”的新要求,今年取消了原来的第Ⅱ卷的三科综合试题(即第39题),改为三科各自独立成卷。今年第Ⅱ卷的两道综合题的设计都彰显了浓厚的历史学科特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引领高中历史教学,进一步推进中学素质教育。
2.考查内容涉及主干知识
从系统的历史专业知识体系中提取最能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社会的重点主干知识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从今年四川卷的考查内容看,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模块的考点分布合理,选修内容融入必修部分进行考查。涉及到中国史的主干知识:古代政治制度、传统文化、民国时期的经济和教育、抗日战争、“文革”时期的教育等等;世界史的主干知识:雅典的民主政治、近代的民主与科学、英国政治制度、美国独立战争等等。
试卷注重了与新课程内容的衔接。如第1题唐朝的书法艺术,第2题商代纺织业的出现,第5题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第8题雅典的民主政治,均根据新材料设置新情境,非选择题第13题材料三以及第14题材料三都与教材内容有很高的切合度。
3.关注不同层次的能力考查
今年命题唱响了能力立意的主旋律,如第8题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世界古代史第一次入四川卷,在能力要求上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非选择题第14题以1912年四川教科书改革、“文革”时期教科书、不同时期对历史问题的不同评价等角度延伸开来设计小题,问题设计视角独到,学科能力考查层次分明,彰显历史学科特色。
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践行新课改理念
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之一。如第11“谢和耐谈中国历史研究”题,第12“列克星顿的枪声”题均以叙事性的语言设置情境,让考生通过对材料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得出正确的结论。特别是第12题以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对“列克星顿的枪声”这一历史事件的一段“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为情景,同时也隐藏问题于其中——要求学生发现这一描述中哪些地方因为照顾“文学化”而潜藏了违背历史“真实”的危险。这一试题情景的设计相当新颖,要正确解答该题,要求学生同时具备好几方面的能力——首先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对题中的历史解释进行辨别,最后才能判断对历史事物的叙述是否客观。其所考察的“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是此前几年试题中很少涉及的。
第14题别出心裁的构思与选材可说是本卷试题的一个突出亮点。本题将民国初年的课程设置、新中国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教材内容作为材料,凸显“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主旨。其中材料一选取1912年四川军政府发布关于的小学课程设置的训令,以一个具体的小切口再现了从清朝到民国过渡期间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材料二则是文革时期三种教材的封面和目录图片,“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的密切关联在此获得一个“看得见”甚至“摸得着”的形象展示。尤值一提的是材料三,它综合概括了我国20世纪70、80年代和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要求学生指出其中反映的“历史观”的变化,并“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本题很好地体现了试题的教育功能——从宏观上说,让学生明白课程改革的必然性,使之能自觉投入到本次高中课改中;从微观上说,把不同时期的教科书作为命题素材引入试题,有利于引导中学师生形成科学的教材观,正确、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
现实感和时代感强烈,凸显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现实感和时代感强烈,是本卷试题在这一考察向度上的鲜明特色。
例如第9题,以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因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来设计问题,反映了科学的传播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艰辛的过程。第6题以漫画《日本的泥脚》为素材设题,反映了在民族危机面前,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寇这一史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第13题以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为题旨,隐含“民主法治建设”这一长效热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和现代公民素养,增强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责任意识。第14题选取“高中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作为材料设计题目,从历史返回现实,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继续体现分省命题的四川区域特色
四川卷历来重视运用新材料拓展命题空间,反映区域与整体的关系,诠释高考分省命题地方特色的形式与内涵。今年14题第(1)问,以1912年四川小学教科书的编制作为命题素材,这种不单考乡土史的设计,既体现了分省命题的四川区域特色,又无地方本位主义、悖于高考公平公正原则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