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综合信息 >  阅读文章

阅卷老师:“高考判卷内幕”是对我们的亵渎

阅读:59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5/9 17:03:54

物理组改完,要去支援生物组“8分的点因为阅卷人看不懂只给了0与中学教学没多大关系的人成为改卷的主力”……近日,微博上一篇以高考阅卷老师身份讲述的判卷内幕文章受到网友热议,截至今天凌晨,转发已突破5万次。

距离今年高考只有一个月,在此关键时刻爆出的内幕,惹得不少高三生哀叹心碎了!更令众多经历过高考的网友怀疑,自己当年是不是也被害苦了?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所谓内幕帖至少可以追溯到7年前,而且在每年高考前夕至暑假都会蹦出来变成一个热点。那么,高考到底是如何阅卷的?几位来自不同省份、不同程度参与过阅卷的亲历者都表示:太夸张了,没那么不靠谱。

内幕

年年冒死

次次冷饭

在引起疯狂转发与讨论的同时,也有不少眼尖网友指出,内幕帖看着很眼熟。事实上,该帖确系炒冷饭,经过天涯、猫扑、人人等多个网站互相转载,最初的来源已不详。

经过搜寻,以天涯论坛为例,该帖至少可以向前追溯到200671。那时帖子的标题为《遇上这样的高考阅卷老师,你的前途在哪里?》。此后2007年、2008年、2009年,每年58月高考前夕至开学前夕,这篇帖子都会出来溜达一圈,老师都会冒死一回。2010年时,帖子的标题为《四川高考阅卷老师冒死揭露内幕》,到了2012年,则成了《北京高考阅卷老师冒死揭露内幕》。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李芸称,这条微博文字,这些年至少我看过三次,最近又蹦出来变成热点?除了临近高考较能骗粉之外,我实在想不出更多理由。华师附中教师徐冰气愤地表示,临近高考爆出所谓猛料,更多的意图还是想蛊惑人心,博人眼球,可恶!可憎!

截至今天凌晨,由于超过20人在微博举报该信息内容不实,此帖已被标为涉嫌违规,社区委员会正在判定的状态,等待专家委员会做出最终的决断。

电脑化后,一篇作文可能由四五个人研究

比较久远以前或者在我不了解的外省,我不好判断是否个别存在帖子里的情况。但可以负责任地讲,在北京,尤其最近几年网上阅卷后,严格程度是外人难以想象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马相武多年参与高考语文命题与阅卷工作,在他看来,以前纸质判卷时,同一道题能看到别的老师给的分数,判卷可能会受影响;电脑判卷后,实现了物理隔绝、技术隔绝,只能从评分标准出发,充分保障了评卷人的独立思考与判断。

马相武介绍,语文科目150分,选择题使用机读方式,与评卷人无关。还有一部分答案单一、机械、主观含量很小的题目,由分组老师专门按照标准答案来判,很短的时间就能判完。再加上监督、检验的程序,正确率可以达到100%

而主观性的题目(古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小作文和大作文)相对难判。尤其是大作文,网上阅卷有一个限定的时间,因为技术性原因我不方便透露具体多久看一篇,但我可以保证这个时间是很充分的。马相武说,判作文时,两个老师背靠背看同一篇,分别打出分数。若相同就是这个分;相差不超过规定的分数,就取平均分;若超过,组长便会介入打分。但组长和两人可能还有分歧,就需要上报到专家组,大家坐下来讨论。一篇作文四五个人共同研究的情况我们都遇到过。

在读研期间参加过长三角某高考大省2009年、2010年理科阅卷的林泽,认为高考阅卷已经从制度上保证了态度和质量

林泽在阅卷前参加了三次培训。第一次所有人集中讲纪律、保密协议等等;第二次分学科讲评分细则,做出来什么、到哪一步给几分、遇到什么情况要上报等等,非常非常细致;第三次是在正式阅卷前一天下午去阅卷现场,发现什么问题(比如带了手机)及时纠正强调。再就是试阅卷,熟悉系统和操作流程,发现五花八门的答案,要将标准进一步细化。真正阅卷时,此前的试阅卷要拿过来重阅。

理科选择题是机读,填空题也有一部分人核对固定的答案,主观题是分块扫描到电脑里,再随机分配到每个判这道题的人的屏幕上。我给出分数,这道题会回到数据库,随机发给另一个人批。理科大题要求零容差,只要不是同分,这道题就会被发给三评”(权限较高的小组长)来判定。若三评也无法判定,比如出现了新奇的答案,就提交给仲裁,他相当于本省高考这一科的权威,由他来给最后的分数。如果有人判的分数常和别人不一样,经过三评发现问题又多出在此人身上,那就会被找去谈话分析改进。如果还没有起色,就会被淘汰,不能继续参加评卷。

电脑化前,确实存在抢进度现象

2004年,历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余陈参加了山东省高考历史科目的阅卷工作。彼时还没有实行电脑化阅卷,试卷是一袋袋的,这一点与帖子里的描述颇为相近。但整个阅卷过程中,跨学科阅卷、学生不懂题目随意给分等现象都是不存在的,太夸张了。

余陈介绍,山东省的阅卷传统是山东师范大学主持文科阅卷,山东大学主持理科阅卷,阅卷人员由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参加阅卷的研究生都是由本校老师选拔的,专业水平完全不用怀疑。而且研究生距离高考的时间相对较短,更能理解考生的感受,知道一分两分对高考生而言十分珍贵,阅卷都非常认真。

2004年山东省有近70万考生,作为高考大省,判卷任务十分繁重。余陈坦言,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由于抢进度导致判卷不够严格细致的问题。几个人共同批一道题是没有的,都是一个人批过了就完了,也有复核,但侧重于计算分数加减是否正确。

余陈所在的小组有十来个人,负责两道历史大题的批改,总共二三十分。谁的速度慢了,小组长会过来催。刚开始判卷的时候我十分认真,全身心地在投入,可速度就是赶不上别人。小组长几次提醒我要抓紧,感觉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因为奇怪为什么别人可以批那么快,余陈就翻了一本批得很快的老师改过的卷子,发现存在漏给分的现象。我还拿着他的卷子找小组长,说批得粗。结果小组长说,别管那么多,抓紧批好你的就行了。

小组长不置可否的态度让余陈稍稍有些沮丧,他只能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自己的速度提升上来。总体而言,在批阅纸质卷子的年代里,山东省的阅卷组织还是很严格认真的。如果能适当降低对进度的要求,复核的时候适当抽查一部分老师的卷子,看批得正确与否而不是单纯算分,应该能有更好的效果。

较真

为钱阅卷?

无稽之谈!

在网传的内幕帖里,高考阅卷老师称六七天就能有1000多元的可观收入,是阅卷者参与其中的一大动力。马相武表示,说是为了钱来阅卷,纯属无稽之谈。阅卷劳动强度极大,但报酬极低,有阅卷经历的人都深有体会。低到什么程度呢?我都不好意思跟你说,如果按小时计算,只有家教所得的几分之一。

这几年北京的高考卷,一般都在7万份左右。其中参加语文阅卷的有三四百人,是各学科里最多的,而这三四百人中有一多半都是在判作文。马相武说,因为作文主观性太强,老师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同一篇作文经常多人查看,多次投入人力,但报酬却没有增加。判卷老师很多是高中一线教师,他们甘愿参加判卷工作,主要是为了获得经验,了解得分点知识点等,有利于自己的工作。

而林泽申请参加高考阅卷,则是出于单纯的好奇心理。都是从高考过来的,觉得阅卷非常神圣。报名后,老师会根据学生平时的办事能力、学习、科研的态度等综合因素,决定是否录用。

谈起爆料帖,林泽的语气中带有一点愤怒,高考阅卷是很值得我回忆和骄傲的,帖子与事实完全不符,是对我们认真努力的亵渎。最令他耿耿于怀的,是对学生判卷的弱智表述。他认为在采分点非常详尽的前提下,学生判卷与老师判卷没有任何差别,甚至质量更高。

我们研究生阅卷很动脑筋,都对键盘进行了一些改造。譬如某大题分值分布为1358,我们有的专门买了会计用的数字小键盘,有的把台式机小键盘区用不到的按键拆掉,只留下1358和回车、回评等功能键。不但能减少按错的手误率,也能提高反应速度。

此外,判卷对体力要求极高,林泽形容自己和同学们就是在用奥林匹克精神批卷。早饭不敢吃饱,否则上午犯困,每天出来都筋疲力尽步履蹒跚。我们都是从高考过来的,特别明白分数对于学生的意义,时刻告诉自己不能懈怠,一丝都不能。

(北京晚报)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steph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