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写
高三学生请假从上海回川当志愿者
除了建起崭新的校舍外,中国青基会还为学校配置了“希望厨房”,让学生们能吃上热饭;配备“快乐电影”设备,让孩子们及周边群众有电影看;派驻“希望工程社工”,为社工开展专业社工服务。
在准备复课过程中,时不时可以看到志愿们忙碌的身影。
为了帮助国张中学的学生及时复课,昨日早晨,一批志愿者把课桌搬进板房教室。
志愿者中,19岁的舒望是唯一一名高三学生。早晨8点就开始干活了,他拿着一把铁锨,平整板房教室的地面。
舒望家在成都,寄读于上海崇明中学。20日上午,他知道芦山地震的消息后,马上向老师请假要求回四川当志愿者,“老师虽然不是很乐意,但我汶川地震的时候有救灾经验,最终还是说服了老师和家长。”
随后,舒望乘飞机到达成都,然后搭乘民间志愿者的车辆,进入芦山。“在芦山,我主要帮忙卸货和发放物资。”舒望说,由于自己没带帐篷,只能和两名大学生志愿者挤在一个帐篷内。
尽管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高考,舒望显得很有信心。他说,自己平时学习成绩还算优秀,“每次有灾情的时候,军人都冲在抗灾第一线,因此我的目标是考上军校。”
■ 对话
“学校是看到第一个笑脸的地方”
对话人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
芦山地震发生之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立即启动希望工程紧急救灾助学机制,对学校进行资助,建活动板房尽快复课,给学生提供助学金,同时派驻专业社工,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芦山国张中学是他们援助的第一个复课点。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国张中学作为第一个复课点?
涂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这里具备复课的条件,有水泥地,直接可以建板房,但比如芦山中学,需要回填和硬化,时间上来不及。
新京报:这次给国张中学带来的复课援助有哪些?
涂猛:板房、助学金、数字电影设备,受灾之后,每天可以播放,周边的老乡也可以看,算是一种情绪的舒缓。
最重要的是,我们带来了专业的志愿者,他们会对老师做一些培训,教会老师,开学之后不能急于复课,而是要做一些心理辅导。同时,我们去成都采购了军旗、象棋、图书,还会根据学生的需要,再及时提供其他支持,比如天一热,购买电扇,还要观察这里是否符合建设永久性希望学校的条件。
新京报:灾后这么短时间之内复课,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涂猛:汶川地震后建成的第一所希望学校,给我们很大启发。很多人说,震区只有废墟和悲痛,但是,在学校里,是看到第一个笑脸的地方。所以及时援助复课很有必要性。
地震给心理造成影响是肯定的。在复课开始时,我们会对老师进行培训,告诉他们不要急于上课,而是在专业社工的指导下,先对孩子做一些心理上的疏导。让大家不能老想昨天,而应该看到明天,所以心理调节作用很重要。(王瑞锋朱柳笛 孟祥超)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