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如何处理好“文”和“言”的教学。这里的“文”,即是指思想情感、文学、文化;这里的“言”,指的是文言知识以及字词句的理解和积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言文的学习常常是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有着丰富情感与思想的文章成了字词知识的仓库,对其内容的学习也只是做到简单地“知道”和“了解”,缺乏审美和鉴赏,缺少披文入情的细细品味。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文言文教学的这种弊端正在逐步得到纠正,文言文也被逐渐还原成真实的文章来看待。这是文言文教学的进步。
总观两个案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两位老师对文章所蕴涵的人文情感的探究。案例一以“分析人物的观点和情感”“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中,刘老师通过画“三国形势图”,让学生迅速走进历史,走进人物内心;通过引导学生体味课文第一段“尽心焉而矣”和“尽心矣”的细微区别,还原出一个“语调沉郁,语速滞重,表情苦闷”的梁惠王……案例二则把“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所蕴涵的人性思考”作为教学目标。金老师设计了“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乱世的痕迹”这样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从文本的细微之处走进当时的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梁惠王与孟子对话的深刻内涵,触摸人物的心理;并将“颁白”一词作为抓手,让学生敏锐地看到孟子“人本”思想的精髓。察一叶而知秋,从中不难见出教者的智慧。而案例中大量补充的课外素材,更是让课堂显得厚重而富有文化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文”和“言”的关系发展到另一个极端,则是无视文言文教学的特殊性,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一味地进行思想挖掘和情感品味,而把“文言”二字抛在脑后,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基本要求,到头来只能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学生却所得寥寥。案例一中对师生共同学习文言词语、句式的环节没有足够的显示;案例二中虽有词语正音、对“走”这个文言词的学习辨析内容,但相对于本课需要积累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在时间上和学习方式上还略显不足。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能读懂,在此基础上才是品情感和悟思想。两个案例对文言文“言”的方面或多或少有些忽视,在新课改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这一现象非常值得我们警惕。
文言文中的“文”和“言”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处理这一对矛盾,应该以诵读为基础,铺设由“言”到“文”的平台;以词语的理解、品析为抓手,架起由“言”悟“文”的桥梁。
首先说诵读,它是文言文教学极其重要的方法。通过诵读能够培养文言语感,感受作者思想。案例一设计了多形式、多层次的诵读探究活动,包括: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再读文本,涵泳体味;三读文本,赏析特色;四读文本,拓展延伸;五读文本,熟读成诵。案例二则“通过分角色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章,感知作者的思路;通过精读,揣摩文章中的精彩段落;通过研读,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能带着明确的目的反复诵读课文并力求熟读成诵,这对“文”与“言”的学习都是大有好处的。学生对文言文若能达到背诵的程度,往往对文章的情感、神韵就能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文言文教学要由“言”而悟“文”。现在课堂上文言文教学中的“言”,多采取先以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板块集中处理的方式进行。如案例二就采取了这种办法(“初读正音”板块,学生初读课文,集中正音)。这在字词知识的处理上显得比较高效,但由于缺少一个由“言”到“文”的涵泳、探究的过程,知识的学习是死板的,缺乏生命力。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一课,对“甚矣汝之不惠”一句是这样讲解的:“师: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生:倒装的。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生:汝之不惠甚矣。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生:强调愚公不聪明。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生(齐声):君。师:那么智叟称愚公——生(齐声):汝。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师: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这里倒装句及文言实词“汝”的学习,和人物性格、情感的品析紧紧扭结在一起,“言”和“文”的关系结合得十分紧密。文言文教学中对重要语言知识的学习,最好放在语境中进行,如果把文章的结构、脉络比作一棵树,重要的文言知识就是这棵树上一个个的果子。我们攀树而上,攀到哪里就去品味哪里的鲜果,最好不要把它全摘到筐里再去欣赏。
对“文”的深刻探究,离不开对“言”的关注。如本文第一段中河内、河东之“凶”与末段的“王无罪岁”的巧妙照应,孟子“王好战,请以战喻”背后所暗示的梁惠王的性格,以及孟子文中的“民”为什么常用“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等来代替,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两个案例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揭示,使用了一些课外的拓展资料,而师生共同对文本自身的挖掘显得单薄了些。由此看来,文言文由“言”悟“文”的学习路径,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关注。
文章作者:河南李青峰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