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学的目标、预设的问题、采用的方法都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生虽无外显的参与活动,但其学习的注意力是集中的,其思维也是有效参与的,还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教师“良好”的教是否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能否以学生有形式上的参与作为评判“师生互动”的依据呢?
新课程改革认为,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和产生情感体验的场所。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新课程赋予“师生互动”新的内涵。
有关历史教学的“师生互动”,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更多地涉及到师生关系、有效教学等问题。从师生关系来说,依据林崇德先生就课堂教学提出的“双主体”看法,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上述情况的课堂教学,显然是教师“教”主体下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且学生在“无形”中已达到“神入”的状态,故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发言的次数做标准,机械地判断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是否有效。
实事求是的讲,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潜在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了,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师生之间已经存在着某种“隐性互动”了。
然而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这种情况没有全面准确地反映“师生互动”的含义。所谓的“师生互动”,显然指的是作为课堂教学指导的教师和课堂学习主体的学生两者之间都要有思想输出且相互交流才行。据此判断,上述教学的“师生互动”,缺乏必要的学生活动,尤其是师生间的交流较为缺乏。毕竟“互”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师生双方之间共同的事情;“动”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有依存载体的。
新课程大力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基于历史课堂不是训练学生而是教师指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必然需要有效载体。无疑,围绕教学目标和学情而预设的阅读法、讨论法、活动法等方法是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方法,因而也是体现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载体。
当然,采取这些形式,并不一定能说明“师生互动”了。比如,采用讨论法,不能简单地说一问一答就是讨论和互动,讨论只是个形式,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围绕核心问题,师生双方是否都输出思想且彼此之间能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最终互相溶入到彼此的思维之中。显然,“互动”的形式重要,但实质更重要。
教学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过程。“师生互动”中的“互动”不仅包括上述教师指导下的有外显载体的师生之间有思维输出、交流和碰撞的过程,而且还包括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启发和反馈。也就是说,“师生互动”不仅是教师指导下形成的师生双边活动,而且还包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堂教学形成的“反作用”。在课堂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的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是双向的,而且在“互动”中,不仅要重视“互动”形式,而且要重视“互动”的实质。不管如何讲“师生互动”,恐怕都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情之间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搞形式主义,为了“互动”而“互动”。(刘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