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外交关系的突破

阅读:178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30 19:34:04

本课我从中国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入手,通过周恩来把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三个重大的突破性的外交事件联系起来。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在整节课中虽然用场景模式讲到了周恩来与70年代的外交,但没能把周恩来的外交活动很好地融入到整节课中,因此,整个课堂不是很自然。

通过自己上课和前辈老师的评课,使我对这节课有了更好地认识。下面就简单谈谈我上这节课后对历史教学的认识和这节课存在的不足。

一、对历史教学的认识:

1.历史教学应该承担起更重的社会责任。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就历史课本谈历史知识,通过上公开课我意识到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这节课我把周恩来的外交活动作为贯穿整个课的主线,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为祖国的外交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可以看到周恩来惊人的外交智慧和卓越的外交才华,这些应该在学生心里产生某些震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艰难历程,理解国家实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坚强后盾,坚定努力学习建设伟大祖国的信念。

2.历史课堂应该思路清晰、难易有度。一直以来我对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以为不管是课内知识还是课外知识讲得越多越好,往往导致教学进步很慢。通过这次上公开课和试讲时组里老师的帮助,我认识到了历史课堂最重要的时思路清晰,严格把握重点和难点,做到真正的给学生减负,要达到这个目标老师必须要吃透教材,把知识融会贯通。

3.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平时上课时考虑到教学进度往往是老师灌输式的教学,实际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通过上公开课,我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如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的时候,我给出材料让学生自己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并分析原因,学生基本上能很好地概括出来。

二、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还不够自然流畅。我的想法是通过周恩来70年代的外交活动把本课中外交关系的三个突破联系起来。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没能很好的做到这点。往往是就把周恩来的外交作为一个导入,比如讲到中美关系缓和时用周恩来接见尼克松的场景导入,在后面分析中美关系缓和的历程和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时就把周恩来的外交事迹放在一边而只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分析了。这是本节课存在的最严重的不足,就是课堂设计缺乏整体感。

2.在细小问题上表述不够严谨,有时为了课堂需要有点想当然。比如在分析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突破这里,我想当然地以为因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处于低谷所以70年代是突破,其实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因为课本上明确讲到19561965年中国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对70年代外交突破的理解应该是70年代像美国、日本一些长期敌对中国的国家开始和中国缓和了外交关系并带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还有就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又如,场景一用周恩来送乔冠华去参加联合国大会导入到中国恢复了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事件的时间顺序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应该是19711025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联合国再邀请中国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排代表团前往。

历史课堂需要的是严谨的历史语言,这些问题的存在肯定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对如何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谢各位前辈老师给我提出的中肯的意见,这对我以后成长道路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受益匪浅。

     来源:网络  编辑:gogo0722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