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中新增的化学术语

阅读:137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29 15:04:4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共八个模块,分别是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化学与生活(选修1)、化学与技术(选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实验化学(选修6)。新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化学新课程与以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相比,新增了许多化学术语,现例举如下:

  1、亲氧元素: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合的,是因为SiO键能很大。铝也是一种亲氧元素,一方面与氧气的生成焓很大,自发性程度也就很大;另一方面铝能夺取化合物中的氧,Al2O3生成 焓很高,不仅能夺取化合物中的氧,且反应放出大量热,致使反应时不必向体系供热。

  2、成盐元素:食盐中的氯元素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卤素的希腊文原意为成盐元素,卤素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卤素单质因此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泼性,不能在自然界自由存在,能与NaCaMg等金属形成化合物,都是典型的盐,如氟化纳、氯化钠等。

  3、智力元素: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碘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密切,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最近研究表明,锌在遗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缺锌会造成智力迟钝,记忆力衰退,因此锌也称为智力元素记忆元素

  4、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人和动物体内的生命元素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在0.01%以上的元素,包括碳、氢、氮、钠、镁、钙、磷、硫、钾和氯共11种。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铜、锌、锰、钴、铜、碘、锂、铬、氟、锡、硅、钒和硼共16种。

  5、超分子:超分子的内涵有二:其一似与很大的分子,即巨分子的同义,它们是单一的分子,它们的原子之间以强相互作用力结合,但它们是由许多小分子合成的,而且具有某种特殊的高级构型和结构。另一含义是若干个分子以弱相互作用力(通常称为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相联系,并且通过所谓自组装自组织构筑成某种高级结构。

  6、信使分子:NO被称为信使分子,又称为明星分子,是因为具有神奇的生物活性。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NO能让体内某部位的信号传送到另一个部位。如果人体不能将制造足够的NO,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疾病:高血压、血凝失常、免疫功能损伤、神经化学失衡、精神痛苦等。

  7、手性分子:一对分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两分子的关系像人的左右手关系,互为镜像和实物,但不能重合,这种不能与其镜像重合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8、缔合分子:实验证明,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是因为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中存在相当量的水分子因氢键而相互缔合,形成所谓缔合分子,类似缔合分子还有氟化氢(HF)n,乙酸(CH3COOH)2等。

  9、一碳化学: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CH3OH)等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一碳化工也可以看作新一代的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从而形成合成气化学、甲烷化学、甲醇化学等系列。

  10、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和彻低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

  11、原子经济:原子经济内涵是投入合成反应的原料、试剂的组成原子尽可能多地转入到产品中去,实现除产品外的零排放,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原子利用率为100%为最理想的原子经济。

  12、焓、焓变、焓判据: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如反应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此时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科学家由此提出用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焓判据。

  13、熵、熵变、熵判据:熵是物质微观粒子混乱度(或无序性)的量度,熵值越大,体系内物质微观粒子的混乱度越大,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变大于零。在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就称为熵判据。

  14、自由能变化: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又都不能独立地作为自发性的判据,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体系的焓变和熵变。体系自由能变化(符号G)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对体系的影响:G=H-TSG<0,反应自发进行,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5、光谱分析: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16、质谱:现代化学常利用质谱仪测定分子的结构。它的基本原理是在质谱仪中使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等粒子。由于生成的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具有不同的相对质量,它们在高压电场加速后,通过狭缝进入磁场分析器得到分离,在记录仪上呈现一系列峰,化学家对这些峰进行系统分析,便可得知样品分子的结构。

  17、红外光谱:在有机物分子中,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当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18、核磁共振氢谱: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为化学位移;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从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

  19、色谱法: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叫色谱法,常见的吸附剂有碳酸钙,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根据物质在两相(气液、液液等)间溶解性或吸附能力不同,又相继发展了纸上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12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