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高中政治课中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渗透

阅读:400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15 15:50:09

吉林省长白山第一高级中学

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校的研究课题之一,在我校德育教育的课题指引下我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也逐步的渗透德育教育,特别是对中学生进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诚实守信的教育。通过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能够使中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理应在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民族精神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需要,同时更是提高中学生政治素养和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需要。

高中政治必修三是专门对中学生进行中华文化教育的课程,其中也包括对中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教材深刻贯彻和体现党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教材第七课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能感受到一个民族的衰败破落、崛起复兴都离不开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对公民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而要提高全民族的民族意识则必须从未成年人抓起,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加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点也由原来的经济、政治和哲学常识转变到现阶段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这一模块的转变就体现了对中学生乃至整个社会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是针对当前中学生甚至整个社会中很多人缺乏明确的理想和信念,没有科学的价值观,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思想淡薄,性格脆弱,民族精神观念淡漠等现象的存在所采取的教育措施。这就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要求我们必须从教育抓起、从学生抓起在这一问题上要有所作为。如今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经济全球化不但在经济领域上是各国信息遍布全球,同时也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在大批中学生身上传统的价值观念、传统的诚信理念的缺失,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七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利用思想政治课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特别是民族精神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把学习与自己的发展成才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成为祖国建设合格的接班人。由于思想政治学科中的概念脱离学生的生活,理解起来比较难,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很难对政治产生兴趣,而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社会热点问题,则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的内容、活跃的教学的形式,对提高教学效果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鉴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并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以及在社会上出现的新现象。例如在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市场配置资源》这一节的教学中,给学生上了一堂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课。并且在教学中我结合当前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现象进行了辩论,在辩论中加深了同学对诚信的认识。又如哲学生活课上,我们可以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激发学生对清明祭祀这一习俗利弊的讨论,从而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深刻理解方式方法的改变对个人与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身模拟体验,将民族精神教育由枯燥的知识、宣传报道,转变为贴近现实,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并通过重大事件如2008年雪灾和地震中社会各界所做出的各种表现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在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课的讲解中使中学生明确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并通过学习能够正视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民族精神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例如: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结合这一重大事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有关实况录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一个伟大壮举,是继神舟七号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它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显示了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综合国力提升,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坚定了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拥护和热爱社会主义。在观看的之后的讨论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亢奋的情绪,感受到了同学们内心对祖国的崇敬,同时也感受到了体现在每个同学身上的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也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真才实学,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最大光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自己最大的贡献。

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中,停留在理论的说教和灌输上,否则让学生感到政治老师只是空洞的说教而已,从而缺乏对同学的说服力,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必须必须坚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前的社会现实,组织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实,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民族文化、体验民族精神,从而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对中华民族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全面阐述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建设文明民主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使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我们伟大民族几千年文明所创造的宝贵财富,至今仍然在我国社会生活乃至世界上散发着他独特的魅力,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事实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产生过并且还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天,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内容,仍然发挥着他的作用。因此,如何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充分发挥他的育人功能,完善其在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功能成为我们每个思想政治教师必修的功课。

我们能够感受到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敢做的特点,这就更加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学生特点和时代特点,使二者紧密结合,既要发挥学生的长处,又不能使学生思想出现偏差,让活跃的思想在这个中学生的生活中能够绽放更美丽璀璨的光芒。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感人心弦、脍炙人口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不但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更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因此如何把这些故事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优秀人物的榜样模范作用,是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规范自己行为,反思自己的语言,就成为教师必备的功课。

七年的教学工作,七年与学生的交流,我认为要想使中华传统美德更好的走进高中政治课堂,更好的走进中学生的生活并能指导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把握好思想政治课课堂

对中学生而言,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每一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里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实力,将思想政治课讲透、讲实,充分挖掘课本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第二、利用好课外活动和实践

前面讲到了教师要精讲教材,让学生思想认识要提高,实际上,仅是认识还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尚道德。依据高中政治课的特点,只有让学生这个内因发挥主体作用,才能使外因作用于学生的思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时开展社会调查、开展参观访问、观看视频、组织辩论和小品表演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搜集案例、名言、谚语、遵纪守法事例,举办手抄报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力量及意义。例如,在讲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时,可让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报刊杂志,收集有关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材料和有关人物事迹,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体悟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和意义。

第三、运用好丰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我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结合了今年日本核泄露事件,给社会上带来的“抢盐”现象,组织学生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及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讨论中使学生对集体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中国家的宏观调控内容是通过播放视频新闻,在观看我国不同的客观经济形势下所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中,同学们又一次真切的感受到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力量,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提升了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

总之,要改变中学生乃至社会上中华民族精神淡薄,传统美德缺失的现象,就需要我们每个走在教育前沿的教育工作者提升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优势,首先是让每个中学生都能够重拾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而让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来源:网络  编辑:bingxue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