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高考研究 >  阅读文章

高三历史一轮应怎样高效引导学生复习

阅读:228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9/23 11:15:34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是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最核心阶段,高考成败与否,关键取决于一轮复习质量好坏,因此,我认为教会学生高效地搞好第一轮历史复习至关重要。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考情,明确方向。
学生进入高三后,首先要认真地做2010—2012三年山东省高考真题,从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体验高考试题、高考水准,明晰考情。不难发现高考试题无论如何变化,其实都离不开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养成,都离不开对主干知识的掌握及知识网络的构建。之后,学生自己反思自己水平距离高考有多远?以便明确自己备考目标、方向。
二、剖析自己,找出问题。
(一)课堂上:
1、上课思考热情不高,依赖老师对知识的梳理。
2、有些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还不是很熟悉。
3、感觉历史知识非常零碎、乱,希望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讲解。
(二)平时训练:
1、做练习题时喜欢看着课本做。2、喜欢做选择题,不愿做问答题。
()正规考试:
1、细小知识点不会,特别对时间很头痛。
2、语言表达不到位,知识点知道,就是用不上。错别字太多。
3、考试时间紧,答题抓不住重点,写了很多但得分很少。
4、审题不清、不全、不准、不细,有些材料看不懂,特别是文言文。
(四)自主复习:
1、没有固定时间课前预习、课后反思,甚至抽不出识记主干知识的时间。
2、什么都要看,什么都看不进去。3、平时做题效率低,磨磨蹭蹭。
(五)知识掌握:
记忆性知识:支离破碎。(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准确、不系统。)
理解性知识:一知半解。(缺乏对历史发展阶段基本线索、基本特征的掌握,模糊不清。)
表述性知识:辞不达意。(缺乏严密性,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语言。)
逻辑性知识:杂乱无章。(随意性较强,逻辑不严密;轻易划掉写在试卷上的文字;在卷中乱划乱改等。)
三、瞄准目标,对症下药。
1、激发学生学习斗志,明晰学习进度计划(模块、单元、课时计划)。在老师的大计划之下制定自己的小计划。合理安排好时间分配。
91----10月初:复习完必修一政治文明史。
108---11月12日:复习完必修二经济文明史。
1113----12月13日:复习完必修三思想文化史。
1214----1月9日:必修综合复习与检测
201227----3月1日:复习选修一。
32----3月10日:一轮综合模拟。
2、学会阅读教材,概括教材大意,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A.阅读的步骤-------采用章、节、目、段、句、词浓缩阅读法。注重相互之间联系。
B.阅读的内容-------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教材,不留死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导言: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地图、图片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文献资料。注释。目录。
C.阅读的实效-------学生阅读时,要把精力放在你是否掌握了课文的主旨、灵魂上。每读一段课文后要暂停一下,闭目沉思这段课文包含有哪些信息、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何,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言简意赅地将之表达出来。对于隐性知识,没有直接用文字表述出来,而是隐蔽在教材之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这就需要去理解、去挖掘。
D.阅读的技巧--------
要重视关键词(又称段落主题句)。它通常在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是最后一句。要想一想,支撑它的依据是什么?
要善于把标题变成问题对自己提问。
对某些重要材料要加深理解。如需加深理解,可按浏览自我提问阅读复述的程序进行阅读。
如需较长久地记住的知识。
E. 识记方法-----可以类比记忆法、规律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
3、坚持课前预习、课上倾听与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
纵览章节、引言和子目。根据考纲了解教材的要点、难点,并把重要的知识目标(如时间、地域、人物、事件、术语)划下来。把不懂的地方确定下来,上课时就便于集中精力注意老师是如何讲解的。课前要及时回顾上节要点,积极迎接老师提问。
课上倾听:
要端正听课态度。你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幸运:每堂课都是老师化了几个小时甚至于是一生的心血才准备好的,你就这么容易地得到了;你应当想到,课后的自学很难在相同的单位时间里获得相应的信息。
12
     来源:网络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