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处理好史证、史实、史论的关系

阅读:218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11/28 10:24:31

   /上海市育才中学山昌岭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着严格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严密的认知层次,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证”是客观史实的呈现或对客观史实的描述,是认知的基础。离开了“证”,一切的“史”和“论”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史”是在“证”,即在客观史实基础上对历史的解读和阐释。这种解读和阐释是一种主观认识,受解读和阐释者认知水平、生活阅历、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制约。由于上述因素的差异,对同一个“证”可能解读不一样,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解读和阐释。“论”是建立在解读和阐释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提炼总结而得出的符合历史史实的结论,这种结论一旦上升为理性或规律性的认识,反过来又会指导历史的解读和阐释。《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把“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定位到初中阶段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学习水平上,即在树立“证据意识”的前提下,如何领会与诠释历史;而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作为高中学生研究能力的体现,提升到分析综合、概括总结,并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论证历史事实,解决历史问题的较高层次上。
   
“史由证来”,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证”,即“史料”问题。研究历史、学习历史都离不开史料,但史料并不就是历史。“史料”种类繁多,来源广泛,这不但意味着要弄清史料的真伪、优劣,进行正本清源的辨析工作,而且还要整理、储存、统计,研究。因而,“用什么观点,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史料,同样很重要。”这就是如何做到“证史一致”的问题了。所以,“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这一命题的核心强调历史学习或研究者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在正确思想观点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公正、客观地解读和阐释历史,真正做到“史由证来,证史一致”。
   
在“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反过来,再把这种结论放到历史事实中进行检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观察、了解和把握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和规律性的认识。这种方法就是“论从史出”。同样,也只有在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下,才能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判断。否则,只能满足于表面现象,局限于就事论事。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
   
总之,要做到“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也就是要处理好史证、史实和史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要树立“证据意识”,秉持客观立场,运用科学方法。正如翦伯赞先生所言:“研究历史,固然要有正确的科学方法,但方法的本身并不就是历史,也不会自动地变成历史。当我们知道了历史方法以后,就要带着自己知道的方法,走进历史资料的宝库。不钻进史料中去,不能研究历史;从史料中跑不出来,也不算懂得历史。在这里,我强调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方法不重要;反之,没有正确的方法,不但不能进行历史之科学的研究;即从事于史料之搜集与整理,亦不可能。史料与方法之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使历史学走上科学的阶梯,必须使史料与方法合二为一。即用科学方法进行史料之搜集、整理与批判;又用史料对科学方法之衡量与考验。使方法体化于史料之内,史料融解于方法之中”。我想这种论述对于历史学习者同样适用。

     来源: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wangpe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