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历史:期待心与心的互动 追求历史的有效教学

阅读:318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4/14 14:48:32
1世纪的高中历史课程追求人文关怀的目标是:“在面向未来的历史课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应是人,而不是学科本身。”这就要求新高中历史课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进一步强化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由方便教师传授变为方便学生学习,课程实施由关注教师准确传递信息变为关注学生高效获得信息,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变为师生互动,各类知识由单向传递变为多元交流,学生由被动接受教科书中现成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结论”变为学生自主探索,来经历“历史过程”,体验“历史结论”,学习活动由单一、被动变为多元、主动,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动脑、动手,手脚、手脑并用等具体行为获得科学与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面对着新课程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不穷尽其所能,各种各样的活动层出不穷:有言辞激烈的课堂辩论;有演练纯熟的当堂表演;有喧哗热闹的分组讨论,还有屏气静思的独立思考。教学手段、方法推陈出新,使课堂教学点点精彩。但实际效果呢?教师们的教学表面上看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预设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片段,十分注意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但在参与和活动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为:
第一,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
第二,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状;
第三,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情感是第一因素,师生间的互动首先应是心灵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具有互补性的,教师的课堂设计如何能发挥历史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达到精神升华,汲取历史智慧的效果,实现心灵的互动?笔者认为教师在预设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确切的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方向。在教学中倡导心灵互动的目的是实现有效教学。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新课程规定了三大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在这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追求有限时间内的学生发展的最大化。
第二,合理组织教学材料,围绕目标来组织教学材料,保证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适应性,并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加以延伸、拓展,保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丰富化。教材一般都有其自身的知识建构体系,它是教材编写者根据一定的编写原则和认识而对历史做出的解读。因此,教材的内容和呈现方式跟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一定的差别。教师钻研得深,领悟出的道理就透彻,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与脑际而终身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达到心灵上的碰撞。
12
     来源:网络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