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2012湖北新课改高考地理学科备考指导——“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基本内涵

阅读:158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7/31 17:21:59

 稳派课改专家总结出了关于“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四方面内容:

   (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地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考查高中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了探究地理问题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联系实际探究地理问题。如:“联系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等。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地理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究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论证和解决许多地理问题都必然地要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该项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高中必须掌握的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来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
    所谓学习,要达到对于学习过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对于地理学科来说自然就是指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论证问题基本的要求是要用确切、已知、低层次的事物或者规律等来说明(证明)尚不明确、未知、高层次的问题。而地理的主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便是论证地理问题的坚实基础。地理基础知识越丰富,借以进行判断、比较的参照知识就越充足;否则就无从作出应有的判断和比较。
    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就是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使其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还表现为它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会涌现许多新的地理观念。例如在环境问题上就是如此。人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把草原大量开发为耕地。随着人口压力的加大,人类日益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看待地理环境的观念也随着变化,许多地方开始采取退耕还草的措施。在考试中,非选择题有时会涉及这方面的要求。有些人文地理方面的问题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因此考生在学习和应对考试的问题时,不仅可能而且也应该有独立的创新的见解 
   (3)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我国高考以笔试为主,因此考试时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展示考生的真实能力有着非常突出的意义。在书面语中,观点明确主要靠用词清晰妥帖、层次逻辑关系紧凑、语言简洁等来实现。
    对于地理考试来说,表达主要观点的用词清晰妥帖,主要表现在选择最准确的地理术语上。熟记和深刻理解这些术语是具备该项能力的前提。层次逻辑关系紧凑、语言简洁等,不仅必须有大量的正确的地理练习作为基础,同时也是对考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核。也就是说,该项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语文基本能力和地理能力结合的表现。
    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还表现为能够理解并且描述、概括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理解是描述和概括的前提,描述和概括则是理解的表现和证明。能够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图示等方式,描述和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例如:地球的内部圈层,大气的垂直结构,地壳的演变及火山和地震带的形成,水的循环和各种天气现象,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城市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现端倪,这种日渐发展的全球化要求教育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世界公民”。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赖相关地区和相关国家的支待和发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资源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必然影响到相关地区和相关国家乃至全球。“保护世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人类的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引自《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课程标准》中“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等内容,均要求考生能够掌握、运用。
     来源:网络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