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时评:药家鑫没了“教育病”仍在

阅读:60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6/8 8:09:46
  昨天是2011年高考首日。在这一天,一个大学生被正法——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罪犯药家鑫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爱联想者调侃,这是“中国司法给中国教育狠狠一巴掌”。药家鑫案喧嚣数月,民意沸腾,裹挟着司法公正、教育偏失、网络暴力等问题,展开一场大讨论。当一切尘埃落定,我们有必要反思,药家鑫案何处该让社会警醒。
  一起车祸,两条生命,纵然这是公正的审判,也有挥之不去的伤感弥漫心头。为了杜绝下一个药家鑫,我们更要及时纠正“教育病”。
  分析这个问题,要还原药家鑫的成长历程,药家鑫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小时候对他太过严格,打他,还曾把他关在地下室,黑而且冷,这种严格教育造就了药家鑫的出色成就,钢琴弹得非常好,是大家眼里的乖孩子。可与此同时,他“常常会在背后骂父亲”,药家鑫最无法接受的是父亲的讽刺:“你那么丑,没有人会喜欢你”。父子关系非常紧张。药家鑫曾对朋友感叹,“也许我心理有点扭曲了”。
  按照教育学的观点,这中间就有几种突出的“教育病”。
  其一,家长太重视“技能崇拜”,心理发展意识太弱化。家长不惜使出武断做法,使得药家鑫在高压环境下“很上进”,对父亲有一种超出平常的本能的怕,正是这种“怕”,让药家鑫承受了过多的心理伤害,心理畏惧和不安全感,不得不用委曲求全保护自己,而内在的报复因子却不断积蓄,形成了一种极端偏执性情,为后来的车祸——应激环境下的潜意识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心理发展对中国家长还是一个新命题,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需要缺乏发自内心的尊重,心理发展意识弱化。
  药家鑫之死在提醒我们,家长们应学一些心理学常识,将对孩子的情感尊重、心理发展提升到重要位置,多学习心理学知识和调节方法,科学驾驭孩子的情感、释放孩子的压力。这也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快乐源泉。
  第二,过分强化竞争和教育强权,忘记了亲子关系更是伙伴关系。拼命让药家鑫练钢琴,对于孩子的各种心声一味打压,缺乏平等沟通,完全忽略了他的自我意愿、人格发展需要,美其名曰说“爱”,却是一种无知的“害”,最终断送了孩子的生命。正如专家所言:“导致药家鑫暴力行为的,就是他家长的‘教育方式’;把药家鑫送上死路的,正是他的家长的粗暴和自以为是。 ”“那些既不懂教育,自身性格有一定缺陷,同时又很自以为是,粗暴地管理孩子的‘强权家长’最具破坏性,他们正是产生罪犯的‘温床’。 ”
  这种风气目前仍然很盛,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让孩子“不能失败在起跑线上”,竞争从0岁就开始了,参加胎教、早教等等各种兴趣班。孩子只要不听话,得到的就是高压驯服、强行镇压、冷嘲热讽等。哲学家尼采说过:“竞争产生对自己的不满意。任何对自己不满意的人,随时准备好了进行报复。 ”孩子根本没有成长自由、选择自由和被尊重的机会,积压了很多教育和心理问题,现在,不少孩子都有无力感、自卑感,出现心理亚健康或者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就与这种过分竞争和教育强权很有关。
  药家鑫之死在提醒我们,作为父母,有关孩子的每件小事,都应该征询孩子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而不能强行代劳,粗鲁越位。正如萧伯纳所言:“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和孩子达成了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关系平等,情感和谐,孩子怎么会出问题呢?
     来源:沈阳日报  编辑:kostba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