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为期三天的高考打响了“第一枪”,在祝愿所有考生有个“开门红”的同时,考试中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事项?剩下的考试要如何应对?据此,笔者采访了闵行区上师大康城实验学校高级教师程立海。
饮食:一日三餐“有讲究”
高考期间的一日三餐很有讲究,从营养学来说,根据考生平时的就餐习惯的具体情况,可作适当的微调:早餐——可以喝点喜欢品牌的牛奶,木耳、黑豆、小米等熬煮的稀饭,吃几个肉菜包子,或是汉堡,或是鸡蛋,还可以吃点高能量、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巧克力等;午餐——如果是在家里用餐,就吃些排骨与冬瓜烧制的菜,外加一些鲫鱼或海鱼,以及适量的新鲜蔬菜和米饭;假如是在外面吃饭,可以根据考前“踩点”时候的观察、访问了解的情况,到考点附近资质好的快餐店、连锁店,说明高考的具体情况,要求他们“特制”一碗虾仁煮成的面条,再加一盘不太辣的青椒炒的肉丝,或是青菜与鸡蛋烧成的菜即可;晚餐——吃点馒头、稀饭,鸡腿,或是甲鱼汤,适量牛肉等。在基本保持日常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做些改变,就能够保证高考三天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斗志”。
作息: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
高考期间,切忌开夜车,一定要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8小时。试想,如果日夜颠倒,在考场上自然会头晕目眩,本来会的题目也会搞得一团糟,所以,充足的睡眠,是确保头脑清醒,做题思路通畅的必然要求。同时,中午也要有15分钟到20分钟的“假寐”,一般不要超过40分钟,可以在家里,也可以找个僻静的地方,这有利于下午的考试。
预警:切忌“掉以轻心”
有的考生、家长对第一天考试倍加仔细、认真,到了第二天可能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松了“警惕”,以致出现了前紧后松,草草收兵的情况,对此,应引起注意,必须明确:在整个高考时间段里,都应保持高度重视的心态。以往情况表明,由于心态的放松,出现了忘带准考证、计算器等考试必备物的情况。为了防患于未然,家长或考生可以把考试所需要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临去考场前清点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不要等到了考场才忽然发现少这缺那,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考试的情绪和心情。
心理:高考紧张,疏通“有路径”
面对高考,紧张不可避免,适度紧张有利于高考,但如果出现过分的心理障碍就会过犹不及,需及时调整、排解。简便、有效的方法有:
1.深呼吸:考前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站立,眼微闭,全身放松,深呼吸,同时默念“1、2、3”,心想:放松、放松、再放松。这样可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安定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实践证明,当心情紧张或学习累时,一是练习做深呼吸,吸气要深、满,吐气要慢、匀,全身进行放松。另一种方法将全身所有能控制的肌肉从头至脚全部绷紧,然后慢慢吐长气,直至全身全部放松下来。
2.自救:有的考生会出现注意力集中不起来的情况,碰到很熟悉的题目却想不起来。此时,就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直到基本稳定,也就是要注意放松心态,或是向室外、远处眺望,还可以采取凝视与联想的办法:就是确定一个距离较远的明朗的物体,凝神并细心地去分析、琢磨其颜色与远近。紧张时,想自己曾经做过的成功的事,回想成功时的心理体验,或者想象美好的最开心的事物和情景,把当时的情景想象得栩栩如生,把自己最快乐的感觉找到,并陶醉在想象情景之中。可以是蓝天白云,自己在云上飘;或想象在一望无垠的海边,海浪轻轻拍打你的感觉。这样会消除紧张,松弛紧张的大脑神经,然后再回来,效果会好一些。
3.自我“陶醉”:找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扮个“怪脸”,歪嘴扭唇、抬鼻斜眼,放松面部肌肉。如能面对小镜子看到自己的古怪神态,一定会忍俊不禁地发出笑声,一切忧心忡忡的念头都会无影无踪。
4.考试“遇难”:考试刚开始,可能就碰到了比较难的题目,在因遇到难题而大脑一片空白时,考生应该有乐观情绪,因为答卷不可能都是满分,允许空白的题目存在,你感觉特别困难的题目,别人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或者,不妨闭上眼睛,气守丹田(肚脐下12寸处),进行深呼吸,紧张的心绪会立刻平静下来。
5.运动放松:由于正常的紧张情绪也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所以可以在考试前稍稍活动活动,使热量散发。可走动、小跑、摇摆、踢腿;可以双手握紧再放开,让全身肌肉缩紧再放松;可在考试过程中用力拧一下身体的某一部位。这样紧张情绪会渐渐消失。
建议:学做“掰玉米棒的傻猴子”
程立海说,傻猴子掰玉米棒,掰了一个丢一个,这种做法非常适合高考生:考完一科,就丢掉一科,千万不要纠缠于某道题目没有做好而影响了之后科目的考试,同时,家长也不要问孩子考得好不好,这都已经成为事实,说再多也无济于事。如果学生能够真正学做一只“掰玉米棒的傻猴子”,一定会为高考加分。
家长准备:做好应做的“功课”
昨天,正值传统佳节——端午节,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购买大商场出售的、信得过的新鲜食品,不要因为劣质粽子和其他食物、饮料的腐败而吃坏了肠胃,导致拉肚子、感冒、发烧。此外,建议家长事先向单位请假,或是与同事调班,照料孩子高考期间的饮食起居(当然只是负责这些,而不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孩子应该如何做、不要怎么做,这样反倒会增加孩子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