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忽视“有效性”的问题,加强指导,巧妙组织,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只有有效的学生活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要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必须回归于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实现生命的主动发展。因此,设计与组织学生活动时必须思考以下问题:①活动是否有意义?活动是不是越多越好?活动时间设计是否合理?②活动是否能引发学生兴趣?能否引发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否能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体验与发展?③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关键词:学生活动 有效性 课堂观察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一、 注重学生活动有效性。
传统教学中我们比较忽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针对这一状况,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学生活动,但是,如果我们将活动停留在表面上,不去关注它的有效性,最终是浪费时间,就不能达到“以活动促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就违背了“教育必须有效益观念”这一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活动,而且更加要注重活动的有效性。
二、学生活动有效性的评价依据------课堂观察。
·角色: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状态: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
·追求:有效
·观察点设置:
1.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
3.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如左图所示。
·观察指标:
指标
|
观察举例
|
准备
|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教师布置还是自己做的?
·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学难生参与进来了吗?
·学优生、中等生、学难生的准备习惯分别怎么样?
|
倾听
|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对哪些感兴趣?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有多少人没认真听?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阅读/提问)?有多少人?
|
互动
|
·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探究新知提供帮助吗?
·回答行为(主动/被动,群体/个体,教师/学生,回答水平)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提问行为(不懂的/拓展的/创新的,主动/被动)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提问对象(向老师提问,学生互相提问)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讨论行为(不懂的/拓展的/创新的,主动/被动)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讨论对象(同桌/小组/班级/师生)有哪些?多少人没参与?活动有序吗?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学难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
|
自学
|
·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难生的参与情况?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学习资源(印刷材料/实物与模型/多媒体/教师/学生)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难生情况?
|
达成
|
·学生清楚这节课要干什么?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表达核心知识和概念吗?有多少人?
·学生能用核心技能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吗?有多少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什么感受、认同、领悟?
·学生的当堂作业有哪些?完成情况?反馈过程、行为、方法、结果如何?
|
什么叫学生活动,广义的学生活动包括学生在一堂课中所有的内在的思维活动和外在的行为活动。哪么学生的哪些活动是有效的呢?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呢?所以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对学生活动界定为:教师指令发出后,学生独立思考、书写、讨论等一分钟以上的活动,称之为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