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科书的有效使用——一堂历史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阅读:138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9/27 17:13:31

  【内容提要】

在当前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收到了一定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教学外在形式、方式的转变,而忽视对教材钻研、理解。不能理性地对待教材。其实,在课改众多问题中,主要的问题还是如何有效使用教科书。教材是决定课改成功的第一到门槛。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只要认真地学习,理解课标。讲求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挖掘课程资源,不断学习吸收最新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要刻意追求时髦,求真,更求实。这样,才能深化新课程教学研究,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也能在学习研究中不断得到提升。
前不久,教研组长让我准备开设一堂校际公开课。题目指定为人教版必修Ⅰ第四单元第十六课《抗日战争》。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是挖空心思,作好了充分准备。既然新课程改革在安徽推行已有三年时间了,在教学设计中,我特别突出对课改精神精神的实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教学技巧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布置学生课后排演模拟剧、辩论、情景体验等。反正是十八般武艺皆上阵,最后希望达到的效果是课堂气氛活跃,要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可当我信心满满地将精心构思的教学设计呈现给教研组长时,他却一见血地指出了我的弊病:太过注重手段,轻内容;过于重视教学技巧的运用,而疏于对教材钻研、理解。不能理性地对待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与把握显示出许多不足和破绽。
显然一直以来我对新课程理解是不到位的。以为采用一些新方法、新形式就等同于新课程了。其实“课改过程中的问题很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使用教材,教材是决定高中课改成功的第一到门槛。”[1]
但是提起有效使用教科书又谈何容易,在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我周边很多同事,对这一问题存在很大困惑。首先,他们普遍觉得现在教材看似每一课内容都少得不得了,简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历史知识点是在大量减少,同时历史知识连贯性也相应地被割断。教材内容跨度性太大,涉及知识面太广。历史是有相承关系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肯定有前一个甚至几个事件为原因。教材删掉的东西有时候在讲后一个问题时要用到,学生不知道,老师不得不用一些时间来介绍有关内容。比如“抗日战争”这一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要花3课时才能完成的,现在人教版新教材将其单列一课,共三个子目。规定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整个历史画面,仅用简短几句话一带而过。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教材的难度。展开讲吧,时间不够,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过去上课我从不拖堂,从不留尾巴,在高中新课程中,拖堂成为经常的事。不展开讲吧,学生不知所以然,担心考试成绩。学生经常反映历史的东西太多,老师讲的太快,知识太零散,比较难记忆。其次,教材模式上打破了过去的王朝体系,不按编年顺序。这种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专业性、跳跃性较强。高中学习专题应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他们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可实际情况是,我们对初中历史教学状况不能估计过高,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通史基础,有的连中国古代朝代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都分不清,进入专题学习后倍感吃力。另外,初中开卷考试的形式,学生没有记基础知识的习惯。由于没有初中的基础作铺垫,又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初中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难以衔接,也是如今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存在这些问题,一味地报怨显然没有用,我们只能去适应。具体到这节公开课。我必须在一节课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处理,根本不切实际,怎么办?静下心来,并在教研组长帮助、指导之下,我觉得要走出困区,还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在有效利用教科书上狠下功夫,很快我重新调整了教学设计。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一、吃透课标,灵活整合
课标是国家意志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备课时应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摆脱"大纲时代"教学惯性的影响,高度重视对课标及《课标解读》的研读,据此建构每一课教学的具体三维目标,这才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2]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既然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视为圣经,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对教师来说,对教材的合理整合与优化,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的,适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体系,刻不容缓。被动地围着教材,唯教材而教,这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而且也赶不上高考改革的步伐。全国高考会议再三申明:新高考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哪种教材,因此整合教材势在必行。整合教材不是简单“凑合”,而是有机“重构”。具体处理教材的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认识专题的主线。
如“抗日战争”是人教版必修Ⅰ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中的一课。这个单元主线是中国人民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临外来侵略过程中,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经历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可以将“抗日战争”与历次列强发动侵华战争联系起来考察。探究为什么中国人民多次反侵略战争都遭失败,而抗日战争却赢得胜利。抓住专题的核心,就能拟订各课重点、难点,确定哪些要详细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了?
2.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师对于教科书内容的处理和整合,必须立足于学生现有知识储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从而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迅速获得准确的历史信息,实现“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3]形成学生自己的科学思维习惯和历史知识网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有关“抗日战争”的要求为“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抗日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日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原教科书内容有三个子目:
一.介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抗战防御阶段,中共领导敌后战场与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情况.
二.日本的滔天罪行。
三.抗战的胜利。介绍了中共领导的百团大战,重新提及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同时又涉及中国军队开辟的海外战场。其中第一子目内容与第二子目内容拖节。第一、三目在内容上重复较多,层次不清晰。于是我合并相似的内容,大胆剔除远离课标知识点,将教学内容整合成以下四个方面:一.介绍日军大举侵华的历史。这是解决战争爆发原因问题。要让学生明白日本侵华的“蓄谋已久”,可联系这个单元介绍的日本发动另一场侵华战争——甲午战争。二.日军的滔天罪行。这一点关系到这节课是否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设计时,必须点面结合,紧贴现实。点的选取须有典型性,震撼力。如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面的铺开应求全,归纳日本犯下各种罪行。在这样的国难面前,不团结行吗?自然过渡到三.全民族抗战。分别介绍中共和国民党领导的两个战场抗日的情况。这样,可以将原教材中第三目百团大战的内容挪到这目来上,使内容在整体上更具有完整性。四.抗战胜利。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这样处理后,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细化、深化教学核心内容,为学生探究活动创造更充足的条件。
二.依托教材,适度延展
历史教学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又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不论是旧教科书还是新教科书,由于篇幅、字数限制,都只能叙述历史发展的概要。应该说,作为历史知识体系,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完备的。但它只有一些干巴巴条文,只有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结论,缺少生动具体的史实,因此显得比较单调。如果过分依赖教科书,历史课不论是由教师讲述,还是学生阅读,都很难生动起来。
前面,我们提到新课标大量削减历史知识点。许多一线教师都感觉历史的连贯性相应地差了一些。那为什么新课程标准要不惜牺牲历史连贯性,大量削减知识点呢?这就是为老师充实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创造条件。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教学的一个内容提纲,它为历史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线索。丰富生动的历史内容需要历史教师去选择,去组织。只有向学生呈现具体生动历史情节,历史材料。才能使历史变得有趣,有价值,发挥出历史的各种教育功能。从这种角度来说,历史教学是向学生呈现出生动的历史,而不是复述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字。那么,应该怎样选择和组织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呢?这需要根据每一节历史课的具体情况来定。下面介绍两种常用做法:
1.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教师应注意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架起现实与过去之间的桥梁。使之更深刻体会古为今用的道理。比如,鸦片战争涉及鸦片危害,联系现实,展示毒品危害。在讲清林则徐禁烟的同时,让学生联想现实禁毒的意义。学生也能感受到现实与过去的紧密联系。具体到《抗日战争》这课,最后有必要结合“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齐齐哈尔等地的“日军遗华生化武器”等现实事件,让学生明白,抗战结束都60多年了,但日本对侵华战争一向坚持“三不政策”——“不认罪,不道歉,不赔偿”。甚至日军遗留的一些武器至今仍在继续残害中国人民。补充这些史料,以达到历史教育,爱国教育,情感教育的目的。
2.及时补充史学新观点
无论是过去老教材,还是如今各个版本的新课程教材,在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方面都存在诸多欠缺。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发现,如今高考试题的命题人是高校老师。高考试题中的材料总是出现新的问题和情景,新的史学观点也在不断注入其中。作为我们中学一线历史老师,怎么办呢?只能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学习,吸收和借鉴新的史学成果来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在人教版《抗日战争》这课中,虽盛赞国民党政府的姚子青,谢晋元及中国远征军,但仍沿用了一些很值得推敲的说法,如“中国共产党……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应该说教材多多少少存在长期以来扬共(产党)贬国(民党),扬后(敌后战场)贬正(面战场)的认识,这就与如今普遍认同的抗战是国共合作,全民族团,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观点突兀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国共之间决不可偏废。
根据重新调整后的教学设计,我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公开课的教学,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大部分老师认同。其实,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只要认真地学习,理解课标。讲求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挖掘课程资源,不断学习吸收最新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要刻意追求时髦,求真,更求实。这样,才能深化新课程教学研究,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也能在学习研究中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任世江   研究新课程教材推进改革    历史教学   2005(12)
 [2]齐健,魏效冰 新课程教学设计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3]张大均主编 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来源:本站|  编辑:168567890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