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第三中学工商高级职业中学 吴正鹏
在古汉语语法中,常会遇到一些特殊语序。所谓语序就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先后顺序。由于汉语在词形上没有严格的变化,因此语序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之一。汉语的语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稳定性。如: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宾语+宾语等。而在古汉语中却有一些特殊语序,突破常规,这体现了汉语语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复杂性。所谓古汉语特殊语序,也就是指古汉语中有些不同于现代汉语语序,如:先秦典籍中最突出的宾语在某些条件下要放到动词前面,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耶?”(《庄子•齐物论》);“普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左传• 昭公十五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战国策• 齐策四》)等。其余的如谓语前置、定语前置、定语后置、数词修饰等。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这是与现代汉语相应的句式价平面相比得出的这些差异。是汉语语法的历史变化引起的。有些人把古汉语中凡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序都看成是倒装,这是很值的商榷的。我们对古汉语特殊语序这一语法现象,不能仅仅局限与表层特征,我们应探寻古汉语中一些特殊语序为何要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突破常规,今天的我们又要如何理解和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
首先,古人为何要使用今人看来的特殊语序呢?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民族的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其表达方式有内部和外部两个规律,此外还有民族的表达方式及历史条件的影响。
笔者认为要探寻古汉语中特殊语序的深层次原因,应从“古汉语”这三个字入手即可。“古”——历史条件、时代因素;“汉”——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语”——言语的社会功用。
下载全部文章:古汉语中特殊语序演变及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