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优势 探讨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
江苏省靖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卢军
当前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对学生考评可以说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关键性因素。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它改革方案再好也难以实施。因此,我们应该把地理考评改革作为关键点和突破口,给予特殊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很多学校都在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结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重新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分认定体系,以稳步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新理念,在目前地理教师普遍工作量大、班级人数多的情况下,要使学分认定平稳有序地组织实施,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利用网络展示,发挥学分认定的导向功能
学分认定应该是促进地理学习的动力而不只是反映学习的结果。因此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如何考评,并在学段教学前利用网络展示功能,向学生公布考评项目和相应考评要求,或者结合模块知识的特点,适时明确某一技能的考评细则,以便教师有明确的教学方案,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努力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学分认定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导向功能。
依据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评价理念: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主要维度,向学生展示学分认定的考评项目(各项权分可调整):
考评项目
|
考评要求
|
考评结果
|
知识探究过程
30%
|
课堂参与程度
|
发言主动积极,大胆质疑探究,参与活动多
|
以定性评价为主
|
课后反馈交流
|
①作业及时、认真、独立完成;
②能与师生讨论交流相关问题;
|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地理技能培养
10%
|
处理地理信息能力
|
①能从科普读物、网络等收集信息或观察自然现象搜集信息;
②对搜集信息进行归类,简述自己观点;
|
①主动积极—A级
(10—9分)
②有时做到—B级
(8—6分)
③很少做到—C级
(5—3分)
④不能做到—D级
(2—1分)
|
地理问题探究能力
|
①经常独立提出问题;
②从不同角度提出探究解决问题方案;
|
地理实践活动能力
|
有计划、有记录地开展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活动
|
地理作品成果展示
|
地理主题明显的板报、小制作、小论文、宣传材料等
|
情感态度培养
10%
|
学习态度
学习意志
合作能力
创新意识
|
①培养地理素养的目标明确,态度端正,无偏科心态。偶犯错误后反省快,并有较快进步。自觉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②学习意志坚强,遇到问题、困难不气馁。敢于与学习强手友好竞争。
③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在小组分工中合作意识强。
④多为老师、同学的地理学习出谋划策,敢于在地理学习中提出新观点、新见解。
|
以定性评价为主
|
说明:
1.考虑到减轻学生负担,在多个地理技能培养项目的成果展示中,可让学生根据各自爱好、特长任选其中一项精心准备设计,以调查报告、小论文、板报、网页等多种形式及时提交给老师备案,并定时在班级集体交流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2.情感态度培养项目的考评可定期由教师考评和学生自评、互评等组成,以定性评价为主,以提高优秀学生的学习满足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支持创新,促进发展,巩固成绩;使地理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提供咨询机会,改进学习,让学生感到自己在取得进步,恢复学习自尊心。
二.中期考评——利用网络查询、讨论,发挥学分认定的调控功能
传统意义上的地理考评都是在课程或者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这能保证知识系统的相对完整性,但却延误了评价的最佳时期,不利于学生及时反思、发现问题。
1.利用网络记录、查询过程性评价,便于学生及时反思
依据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评价理念: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因此平时任课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尤其是课堂参与程度、课后作业反馈等项目,这样就会增加很多烦琐的工作,因此采用网络优势进行及时记录,可以大大减小工作量,便于正确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其它项目的考评也应定时完成,或每月一次,或在模块单元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考评结果公布在校园网络上对学生开放,可以随时登录查询,这样可淡化学习的分数功利性,使学生真正把着眼点放在自我提高上。以更好地体现考评的诊断与发展性功能。
2.利用网络设计学习论坛,便于学生参与讨论考评
新课程理念强调考评方式要由原来单一的教师考评变为由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庭评价等多方面结合的评价方式。针对这一理念可利用网络优势设计地理学习论坛,学生可随时登录参与讨论,参与考评,这既有利于体现评价的公开性和合理性,也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督促学生反思自己的地理学习,鼓励学生成绩和进步的过程,对部分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教师也可利用论坛及时指出,帮助学生解决在考评中出现的问题。
3.利用网络存储功能,分类记录学生成长档案
在学习过程中提倡进行“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这更能发挥网络的存储优势,这是其他任何媒体无法达到的效果。利用网络可建立不同分类模块,如学生资源库中可分出各类小论文、各种专题电子板报、宣传材料、地理信息、地理问题等,专门存储学生的中期成果,既便于学生随时相互交流学习成果,也便于最后进行学分认定。另外,也可建立学生自己的成长档案袋,帮助学生精心选择档案袋的内容,如每个单元的考评表、自己的作品或证书等,并指导和督促学生用好自己的成长档案袋,发挥档案袋的真正作用。要求学生经常查阅档案袋的成果和进展,以便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逐步实现学会学习。
三.末期认定——利用网络计算、统计,促使学分认定的公平公正
在地理学科必修和选修模块修满后,举行完模块结业考试,学生可按照学校要求提出学分认定申请。教师则可根据以前的记录和学生中期成果,利用网络计算、统计各项中期考评成绩,进行最后成绩汇总,给予学分认定。
在汇总过程性评价分值时,采用把中期考评的各次分数进行平均,或将定性评价的内容对应等级量分。在得出总评分后向学生公布,如果有同学对结果不服,可以向小组长或科任教师进行申辩,并根据同学所列举的材料进行最后确定。
最后再将过程性评价量分与终结性评价量分相结合算出总评分(如下表),凡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未达到60分的则不予认定。
附:地理学科必修模块学分认定表
姓
名
|
过程性评价
|
终结性评价
|
总评
|
学分
|
探究学习过程30%
|
地理技能10%
|
情感培养10%
|
模块考试成绩50%
|
课堂参与程度15%
|
课后反馈交流15%
|
地理信息
地理问题
地理实践
地理作品
|
学习态度
学习意志
合作能力
创新意识
|
月考15%
|
中考15%
|
终考20%
|
001
|
|
|
|
|
|
|
|
|
|
002
|
|
|
|
|
|
|
|
|
|
003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