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关注主体创设源于生活的化学教学情境

阅读:345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11/19 14:49:11
【案例2】人教版化学必修2“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片断: 
教师向学生提供四组道具,第一组是一些小西红柿和牙签;第二组是两根毛线;第三组是从学生手中临时凑的四支铅笔;第四组是课本“实践活动”栏目中的一张纸条。学生依次选择道具,参照课本的比例模型搭建甲烷分子。学生热情高涨,可在搭建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小西红柿当做中心碳原子,用牙签在上面插出四根碳氢键,插出的角度五花八门;两根毛线要抻成正四面体角度,两只手不够用,甚至用上了牙齿,有人想到了合作,终于成功……尽管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学生愉悦的享受了这个创造过程。 
本案例中教师摈弃了以往所用的球棍模型教具(每个球上的眼已经固定),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由于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对刚刚接触的有机化学有了十分浓厚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利用社会实践创设教学情境 
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一项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一则生动的有关能源或环境问题的报道等,都能使学生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终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案例】对氯气一节的教学,我通过一则新闻报导材料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导课,并配有记者专访氯气泄露事故的视频,然后结合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一些驱动性问题:
(1)公路两边小麦枯黄原因是什么?
(2)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水为什么?
(3)泄漏的槽罐被吊进附近的水塘,为什么又要加入生石灰?
(4)如果你恰好在事故现场,该如何自救?
感受此情此景,学生的好奇、议论、猜测油然而生,求知的迫切性得到强化,探究心理氛围已经形成。 
1.4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创设更具人文性的教学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情入境,以情促知,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案例】关于“浓硫酸性质”的教学活动:
“亲爱的水:
每当我遇到你,我就有种沸腾的感觉,我全身会发出大量的热,因为我一直喜欢你。当我见不到你时,我甚至会在空气中寻找你的气息,我是多么渴望和你在一起。 
其实我们很般配,我们都是无色的,虽然有时候我有些粘人,但我还是很稳重的。 
我愿意在一个角落静静等你,永不变心,因为我是不挥发的,这点我比浓盐酸要强。 
所以,水,请你不要逃避,就算你逃到有机物中,我也会把氢和氧重新合成你,因为我爱你!” 
在学习“硫酸”时,教师先组织学生深情地朗读这份“情书”,然后演示关于浓硫酸性质的一些实验,同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从“情书”中感悟和归纳浓硫酸的吸水性、黏稠、难挥发性、脱水性等多种性质。学生学得津津有味,也非常容易记忆。同时,学生在感悟知识、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原本对浓硫酸的恐惧感逐渐的减弱,反而产生一定的“好感”。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略情感教育,反思我的教学,我的教育,让我的课堂更具有人情味! 
1.5利用生动故事或化学史料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有趣味的化学故事、化学史上关于化学家们的趣闻轶事、重大发现、著名实验等,都能吸引学生自觉融入学习活动中。 
如介绍波义耳是第一个把植物浸取液做酸碱指示剂的化学家,指示剂的发明缘起于赠送给波义耳的紫罗兰不小心被盐酸飞沫沾上而变色。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的发明可以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原来化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
 2、创设教学情境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