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上海高考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2008年,本市高考生约10万;2009年只有8万左右;2010年约7万人。受出生人口减少的影响,预计上海高考生源下降趋势将持续到2016年,至2017年才有所回升。上海高考生源大幅减少,将如何影响招生结构?高校的教学与管理应作何变化?
名校录取上海考生比例不会大变
生源减少了,上海学生考名校的机会是否增多?一些高校招办老师表示,随着生源减少,名校在沪招生人数也相应减少。如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部属重点院校,在招生总数不变情况下,今年纷纷减少了在沪招生名额,减招幅度大都在10%—20%之间。名校减招幅度普遍小于或等于考生减少的幅度,所以,上海考生报考名校的录取比例不会有大的变化。
市属高校也在上海纷纷减招。如上海师大去年在沪招生4400人,今年招生3200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去年在沪招生2300人,今年招生1720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去年在沪招生(本科)1665人,今年招生1359人;民办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去年在沪招生1440多人,今年招生1030多人。由此可见,“上海考生百分百进大学”的现象不会出现,上海高考录取率将仍然保持在84%左右。
未来若干年,包括上海在内,全国高考人数都将明显减少,上海高校招生会不会“吃不饱”?尤其是民办、专科院校,会不会遭遇生存困境?不少高校表示:不愁招不满学生。因为上海高考录取率高达80%以上,重点大学录取率达2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仅为40%—50%,有的省份重点大学录取率仅3%。从全国范围来看,高等教育依然是紧缺资源。再加上上海高校的地域优势,所以各个层次和类型的高校都不愁生源。
外地生与本地生如何交融
复旦大学今年录取新生中,上海生源占34%,估计明年能达到教育部提出的“部属高校在驻地的招生比例要逐年逐步调整至30%以内”的要求。而在2005年,复旦的上海生源约占60%左右,曾被戏谑为“阿拉复旦”。
上海师大去年招生(本科),上海生源占84.6%,今年上海生源占56.6%。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去年招生,上海生源占85%,今年上海生源只占52%。
可见,无论是部属重点高校、市属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都面临一个趋势:外地生源比例较大幅度增加。
学生置身于一个多元化的校园环境中,对他们的发展更有利。大学教师反映,外地学生通常更勤奋。本市一所名校按学分和绩点计算学生平均成绩,结果显示,上海学生的平均成绩在全校平均成绩之下。外地学生增多,有助于优化学风。当然,上海学生也有优势,比如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聚一校,人才的差异性可以促进多样思维方式的形成,学生的想法观点相互碰撞和交融,更能激发创造性。
教育界人士指出,原先,拥有多所名校的大城市考生,能够以较低分数进入名校;而那些缺少名校的省份,许多优秀学生受招生计划所限,失去了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权利。如本市某重点高校往年在上海招生,考分略高于重点线的学生就能进来,而外省市的考生,考分要高出当地重点线五六十分才能进来。如今,部属高校生源结构比例的调整,使得“全国重点”名副其实,促进了教育公平。高校招生敞开大门,海纳百川,对提高生源质量和自身发展有益。
生源“变”了学校怎么“变”
上海高校“敞开大门”,将会使学校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发生哪些变化?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任务。周末和假期,留校的学生增加了,大学校园将由冷清变得热闹。怎样丰富学生假日生活,为留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名师讲座、文化娱乐活动、创新实践活动,高校需用心设计。
生源出现多元化,高校的教学需适当调整。相比大城市的学生,中西部地区学生可能在英语、计算机方面基础较弱,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辅导班、选修课等方式,帮助学生尽快提高。另外,高校就业工作内容也需要调整,应更加重视引导毕业生放宽视野、服务全国,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机会。
教育专家还指出,上海高校在进行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时,不仅要对接上海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还要适应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体现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功能。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