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79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10/20 16:51:48
 “比较”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通过对事物间相同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差异,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达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目的。比较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正如黑格尔所说:“假如一个人能看出显而易见的差异,例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聪明。同样,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析事物的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使他们自觉地运用这一科学思维方法,深化对物理思想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可以达到软化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的目的。同时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利于发展思维,激发创造意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法做一初步探讨:
一、 纵向比较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方法,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得以实现知识的扩充和整固,准确把握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高中物理中的一些概念或规律与初中物理中的知识是完全等同的,但更多知识是初中物理的延伸和拓宽。对前一类知识可以通过讲授使学生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印象得以再现并加以巩固,如:力、重力势能、动能、电流、电阻、能量守恒等;而对后一类知识则可以引导学生在前后比较中进行深入理解和扩充,如:速度的概念,初中物理通过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定义,比较简单,而高中物理则在此基础上,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衡量,赋予了矢量性特征;又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可引导学生把加速度两个公式a=F/m与a=△v/△t进行对比,说明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根本原因,而速度变化的快慢则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在物体运动中的具体反映,一个是本质表达,一个是外在表现,物理意义不同;再如:在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具体的物理情景如小船过河或飞机投弹等,使学生对分运动、合运动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和思维联系,然后再引导学生与力的合成与分解中所得出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类比,从而使之扩展到速度、位移等矢量的合成与分解,使这一矢量法则体现出普遍的物理意义……通过纵向比较,可以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融合,使学生对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层,更深一步,避免产生“一个概念”、“两种解释”等现象,在深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
二、 横向比较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横向比较常能为知识的平行式扩展起到最适宜的桥梁作用,使学生将一个学科领域内已经发现的知识、原理以及研究方法“移植”到新的领域中去,由此及彼,把事物的固有规律揭示出来。如:对于简谐振动与正弦交流电,它们的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二者的运动形式又都遵循正弦规律,一个是回复力变化作用的结果,一个是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时切割速度变化所致。因此,在进行简谐振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简谐振动与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表示方法作横向比较,建立对应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联系、领会。再如:在进行磁感应强度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把磁感应强度定义式B=F/IL与电场强度定义式E=F/q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在二者公式形似的背后,其物理意义也存在着内在的统一——都是通过检验体受到该处的场力与本身相关量比值的方法来反映该处场的强弱,但该处场的强弱又都只取决于场本身,与式中各量均无关系,学生在比较中自然更加领悟了物理思想和方法的统一,加深了对抽象概念的内涵理解;另外,在教学中对磁感线与电场线的比较,分子势能、电势能与重力势能的比较以及各势能的变化均可借助对应的场力做功来类比、判断等,都可以使学生在横向比较中使原有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从而提高思维水平,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及事物本身固有规律的认识。
三、 局部比较
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把某些概念或概念的某些性质、特征进行比较,从局部比较的形似或质似来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科学方法的统一联系。如: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KQ Q/r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Gm m/ r 相似,在教学中对它们加以比较,不仅可以增强前后知识的联系,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领悟到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增强类比思维方法的迁移应用;又如:在进行匀速圆周运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把线速度、角速度与初中及高中物理速度的概念进行对比,既可以使学生对曲线运动中质点通过的弧长或角度关系进行运动快慢的描述方法领会更加深刻,也有助于学生对线速度矢量性、瞬时性的理解;再如:在学习感抗和容抗时,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都有阻碍作用,且阻碍作用均与交流电的频率有关,由X =2fL和X =1/2fC可知阻碍作用及感抗、容抗的大小随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化关系是不同的;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不同但相似的物理状态或情景恰当地进行对照,同样可以加强教学效果,如:对不同运动状态下的传送带上的物体所受摩擦力进行分析、对比,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异同进行比较,对光滑或粗糙斜面上物体的功能关系转化进行讨论等,都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同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或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同类物理问题,在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认识的同时,提高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整体比较
整体比较,即在宏观上对不同的物理现象或概念、规律进行相似的类比或相反的对照等,在教学中恰当进行整体比较,可以使学生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及差异,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利于物理概念和思维方法的建构。如:对于三种基本场——重力场、电场和磁场,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场的产生、性质、场能变化与场力做功的关系进行对比,增强学生对场这一客观物质的整体认识与把握,对其中的重力、电场力和安培力,重力势能与电势能等概念通过定义式进行比较,在形似的类比中捕捉性质上的相似与相异,感悟同类概念的共同性,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领悟更进一层,助于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实际应用;再如: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物体受力和运动状况变化的内在联系,同时更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对直线运动中匀速、匀变速、变加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中常见的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以及直线、曲线运动的特例——简谐振动等具体的运动形式加深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宏观上系统性地把握和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在相关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也常常通过对比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如:对安培表的内接法、外接法造成的实验误差和实验影响进行对比;对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和限流式接法的优劣进行对比;对同一实验原理下的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以及同一实验中数据处理、减小误差等不同方法的比较等,都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触类旁通,开阔视野,突破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瓶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恰当运用比较法,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灵活、准确地运用比较法,不仅可以密切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去伪存真,由此及彼,将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和教学重点的突出,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网络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