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即将结束,刚升入高二年级的学生们很快便要按照自己递交的志愿,被分到不同的班级,开始新学期的课程。文理分班,看似简单的两种选择,却关乎未来的人生方向。每年因为选择错误或是无法进入学习状态而影响高考成绩的学生不在少数,甚至耽误了将来的职业前程。那么,文理分班该如何权衡,面对已做出的选择,学生们又该怎样正确对待呢?
首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整个假期,培培都在纠结文理分班的事情,亲戚朋友问遍了,老师的意见也没少参考,可她心里还是没个主意:学理科担心成绩平平的自己跟不上;学文又没有太大兴趣,还要跟班里的同学分开……考虑来考虑去,直到报志愿之前还是举棋不定。而高一的洋洋则正好相反,从小就喜欢地理的她听说要分文理班,一直充满期待:“我从初中就下定决心学文了,真想早点分班,不用再学物理、化学。”
能按照个人的兴趣和优势进行选择当然再好不过,但像培培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在少数,很多学生不到决定的最后一刻,总是难以下定决心,左摇右摆。教育专家指出,这是孩子们对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缺乏清醒认识的表现。
当过理科班班主任,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班主任张老师表示:“文理科分班是高中基础教学到达一定阶段的必要举措,也是学生进行人生规划设计的重要步骤,要谨慎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学科基础、优势与潜力、就业和个人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因素,但主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动力,分文理班的时候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
另外,张老师提醒学生们文理分科不要受别人左右,不要盲从。不要因为有朋友学了文科,你也一起选择文科,也不要因为舍不得离开现在的班集体,就不顾自己的兴趣和实际。他建议,逻辑思维性强、思考问题缜密的学生适合学理科,而形象思维强、记忆表达能力好的学生适合学文科。对于文理都弱的学生,可以选择对自己来说学习难度较低的学科,女生选择文科稳妥一些,而男生考虑将来更多一些的话,可以选择学理,因为从每年大学录取的情况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看,理科招生人数和录取率都要高得多。
父母、祖父母、老师、自己,谁有决定权?
杨林的家里是书香门第,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是理工科大学的老师。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爸妈认为杨林是一定要学理的。但杨林从小对历史和政治很感兴趣,想学文科,却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爸爸妈妈甚至搬出“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辞劝他放弃学文。为了顾及父母的意愿,杨林最终选择了理科,但心里一直有些不情愿,学习时也缺乏主动性和学习动力。
文理分班之后,常听到有学生抱怨,学文(学理)是听父母决定的,自己心里其实并不甘愿,对于自己被迫作出的选择很是后悔。文理科的选择,要衡量学生的实际成绩和个人愿望,本应由孩子们自由选择。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家长都会与孩子一起商量,但一旦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下决定时往往还是家长说了算。
张老师告诉记者,文理分科后,出现后悔情绪或是抱怨家长的,大多是应该选择文科而遵从了父母的意见学理的孩子。文理的选择虽是一念之间,结果却能影响人一生的命运,所以家长们都会为了将来顾虑重重,而对孩子自己的意见置若罔闻。很多家长表示:“学文学理是一辈子的事,哪能单凭孩子的一面之词。”还有的家长说:“他小小年纪,哪里懂得什么是兴趣,父母都是为他将来着想。”
河西区某重点中学的班主任关老师介绍,在进行文理科分班之前,各个学校都会召开高一年级家长会,指导学生和家长进行文理科选择,有的还会公布近几年高考考生文理科比例分布人数统计,文理科比例以及上一年天津市高考文理科的一本、二本线等情况供家长参考。她表示,父母在参与意见时,一般都是从将来的就业机会和高校专业设置、高考录取比例等方面考虑,很少从孩子的学习情况出发,倾听孩子自己的想法。90后的孩子普遍个性较强,家长还是应该与孩子多沟通,尽量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史巧玲说:“学生学文学理不应是家长独断的结果,家长不要强迫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要在认真分析孩子的学习优势和能力特长的情况下,在大致确定未来方向的基础上,多了解大学专业及就业的相关情况后再和孩子一起做出决定。另外,要多参考班主任老师的意见,因为老师们对每个学生的了解相对客观、全面,而对于学生们来说,要多听取家长的建议,毕竟家长有着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当与家长意见不一、产生分歧时,不要与父母硬顶,尽量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和父母取得一致的见解。”
后悔,犹豫不决要不得
有的学生由于分班之前考虑不周详,或是决定过于轻率,常在分班以后的正常学习中途出现倦怠,学不下去,甚至想要转班的情况。记者从几所中学了解到,这种中途因成绩不理想而学不下去的学生在每年的文理分科后一段时间都有出现,但以目前的情形,很少有学校会同意学生进行二次选择,即文转理或理转文。
张老师说道:“即使学不下去,按照学校规定一般也不允许中途更改。学文的人数毕竟有限,而且现在的学生学习定力都不稳定,一旦破了例,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状态,助长他们草率决定的不良风气。”也有老师表示,学不下去的孩子,一般是学习困难生,对学习本身兴趣不大,有厌学情绪,或学习习惯不佳,无关文理科。遇到这种情况,班主任会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在学习方法上予以指导帮助。另外,学生们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该左右摇摆,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正视自己的薄弱学科,为自己一生的选择负责到底。
实验中学的史老师认为:“文理分科制度可能短期内不会取消,这就意味着高中学生还要进行文理分科。每个学生具备的兴趣、能力和特长并不相同,选择分文理科也是为了将来职业的选择打基础,避免社会埋没人才。学生只有正确看待文理科的选择,才会使自己得到更快的发展。”
做好心理调试 避免留下后遗症
文理志愿已经早早交过,但一旦正式开学,仍有部分同学对于自己之前的选择感到迟疑,甚至对未来的学习充满迷茫,无所适从。记者了解发现,有些同学是因为逃避某些科目而做出的选择,认为文科比学理科轻松些,还有的男生认为从现在的班级出去学文是件丢人的事。教育专家建议,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中会渐渐意识到选择的科目与自己想象中存在落差,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试,不然容易产生学习障碍,留下“后遗症”。
为了逃避数理化的压力才选择学文,觉得学文容易,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张老师表示,学理的同学平时要面对大量的习题练习,学文的同学,更要看书积累文科知识,都不会轻松。有人说文科靠背就可以了,认为学文简单,这种想法很幼稚。甚至有部分男生看不起学文,认为学文科将来没出息,也是极不正确的心态,需要及时调整。现在很多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甚至还有高校招生时打破了文理分科界限。
另外,关老师也提到:“想用文理分科逃避学习压力是没有用的。高考关注的是6门学科的总成绩,语数外各150分,文综(史地政)理综(物化生)各占300分,不该有太弱势的学科。我个人建议,学生们在选择的科目分类中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和提分科目,扬长避短。开学以后,不要再因为文理科的选择耿耿于怀,对某些学科产生厌倦或抵触情绪,应该充满信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的学习。学文和学理有着不同的学习特征和方法,但共同点都需要勤奋和努力。不能抱着怕吃苦,试图偷懒,躲避困难的侥幸心理,不管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都是一条注定要付出辛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路,只有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真正努力了,才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绩,文理的选择才有真实的意义。”